教育天地
【國旗下講話】做一個“有文化,有擔當”的東中人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文化,有擔當”的東中人》。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在高三同學緊張沖刺高考、高二同學順利完成小高考、我們高一同學咀嚼獎學金考試酸甜的日子里,我們又迎來了嶄新而充滿希望的一周。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此時此刻,鄒校長在開學典禮上鏗鏘有力的講話又浮現在我的眼前:揚在臉上的自信、植根于內心的修養、刻進生命里的堅強、融進血液里的霸氣。鄒校長這四句話語重心長、意蘊深遠、字字珠璣,相信大家記憶猶新。
蕭伯納曾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美籍物理學家錢致榕來華時談起他中學時代的一段經歷。那時很多學生作弊,不求上進。一位責任心很
冰心說,修養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結實。東臺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從這里走出去的三宰相之一范仲淹,率領民眾修筑了“華夏第一堤”范公堤至今流芳東臺大地,這是范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莫大抱負和包容情懷的真實寫照。“有容乃大”!顯然,修養是我們人生走向成功的瑰寶。培養高尚的品質和正確的待人處世的態度,爭做一個善良的人、寬容的人,亦是求取學識品德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常說:“我們決不是在孤軍奮戰!”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同學之間不要保守、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就會收獲更寬廣的視野和思維,就會收獲“1+1+1>
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乃幸運之母。“發明大王”愛迪生,有一次在火車上做實驗時意外燃燒,被列車員打聾了他的左耳,那時愛迪生才16歲。這對他來說是多么沉重的打擊呀!可挫折并沒能使愛迪生灰心,相反生活使他變得更堅強,使原來被人認為一生只上過三個月小學的低能兒而舉世聞名。愛迪生說,無論何時,不管怎樣,我也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灰心喪氣。我們需要這種堅強,全力以赴,百折不回,越戰越勇,在與自我抗爭的心路歷程上砥礪前行。
前不久,東南大學領導到我校報喜,2011年錄自我校的9名本科畢業生今年全部考取碩士研究生,這既是對東臺中學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我們在校東中3000名學子的鼓勵和鞭策。我想,在這9名校友身上,定有一種融進血液里的霸氣,正如海明威筆下與馬林魚拼死斗爭的圣地亞哥,英雄主義的霸氣深深地融進他飽經滄桑的身體。作為充滿青春朝氣的我們,牢記“另起一行,我是第一”,以自己是東中人為豪,以充滿霸氣的錚錚傲骨迎接燦爛的明天!
同學們,讓我們以自信為統領,以修養為基礎,以勤能煮海的堅強,進可登天的霸氣為兩翼,勤奮進取、盡心盡力、勵志有為,做一個“有文化、有擔當”的東中人,努力為實現自己的飛天夢想而勤奮學習、不懈奮斗!
謝謝大家!
2016.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