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_黄色片无码_国产精品乱子伦xxxx裸_91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国语版_欧美色图综合色图

您現在的位置:東臺中學 >> 新聞中心>> 教育新聞>> 正文內容

輝煌60年:教育公平 和諧萬家

文章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09年09月16日 點擊數:

 



上學不用交費了——甘肅省臨澤縣第一小學學生放學回家。 新華社記者張錳攝



從2003年中西部農村實行“兩免一補”,到2006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機制改革,再到2008年城鄉全部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一系列重大舉措使“免費義務教育”由理念變成了現實。圖為2008年8月19日,湖南省邵陽縣的小學生高興地展示免費教育宣傳卡。 李愛民 攝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始終堅持教育的公益性,不斷加強教育法制建設,通過擴大增量和改善辦學條件,義務教育真正成為面向人人、面向大眾的全民教育,在教育的城鄉差別、男女性別差距和地區差距逐步縮小之際,國家還不斷擴大高中教育規模。國務院三次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1999年啟動高校擴招以來,中國僅用三年多的時間就歷史性地跨入國際公認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目前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超過2700萬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毛入學率達到23%。

    進入新世紀后,國家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取向愈加清晰,從2001年中西部農村實行“兩免一補”,到2005年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啟動,再到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優先發展教育列為改善民生六大任務之首,城鄉全部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一系列重大舉措使得“免費義務教育”在中國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得以實現,“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道出了人民群眾由衷的喜悅之情。

    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類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體系。義務教育階段,全部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雜費,同時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和寄宿生生活補助;職業教育階段,設立了中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高等教育階段,初步形成了獎、貸、助、補、減、入學“綠色通道”有機結合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2007年國家又進一步提出“每年資助500億,受助學生2000萬”,受助學生包括400萬大學生和1600萬中職學生,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上得起學。

    為了使每一個青少年成為未來的有用之才,中國政府抓住以因特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給教育帶來的革命,從2003年啟動“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讓全社會共享信息時代的教育資源,同時重點關注和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農村留守兒童、老少邊窮地區女童、殘疾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益。通過建立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機制、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春蕾計劃”、“教育援藏援疆”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工作,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成長。政府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類招生考試制度,實施高校招生的“陽光工程”,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高考。這些政策和舉措既體現了政府努力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取向,也標志著中國教育發展進入一個追求公平的歷史新階段。



為了使每一個青少年成為有用之才,中國政府重點關注和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受教育權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農村留守兒童、老少邊窮地區女童和殘疾兒童都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成長。圖為2008年12月14日,來自河南省的民工子弟喻蘇文在上海市普陀區陸家宅小學的課堂上。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一面‘大鍋’朝天揚,五洲四海到機箱,數理化生樣樣有,連著知識大海洋。”農村現代遠程教育不僅給教育帶來一場新的革命,而且也為促進教育資源共享、維護教育公平帶來了新的契機,提供了新的手段。圖為2008年9月8日,寧夏海原縣第三小學的兩名學生在利用遠程教育手段學習知識。 新華社記者劉海峰攝



2005年,教育部高校招生實行“陽光工程”,體現招生的公平、公正和公開,逐步建立和完善與我國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更加公開透明的高校招生工作體系。圖為2007年7月1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部分考生在高校錄取現場參觀“陽光招錄”過程。新華社記者李紫恒攝



“好政策圓了我的上學夢!”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各項助學貸款政策,建立和完善各級各類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確保每一個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得以體現。圖為2007年8月16日,山東省東營市的幾名貧困大學生在家門口就辦理了助學貸款手續。郭小雷 宋航兵 攝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