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第13屆學術節:研討“培養有特長的學生”
12月27日下午,由各教研組推選出的23名教師分文科、理科兩個大組在教學論壇上交流各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六時,隨著副校長謝謙云、楊曉翔分別現場點評文科、理科教學論文結束,我校為期兩個月的第13屆學術節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多年來,我校一直堅持“科研興校”的辦學策略,堅持 “以研促教,以研促發展”的教研理念,努力提升教師業務素養,全面推進有效教學,保證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位運行。近幾年,圍繞“與新課程同行”、“追尋教育、教學的有效性”、“生態教育與學生成長”、“課程能力與教育創新”、“學習方式與教學變革”、“課程基地,引領學校特色發展”、“做一個有特點的教師”等主題,舉辦了包括德育論壇、教學論壇、“紅燭杯”會教、對外公開教學、專家講座、研究性學習指導、各級規劃或立項教科研課題研究等活動在內的學術節,為教師開展教科研活動和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搭建了新的平臺,也為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自主發展,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學術節已成為廣大師生共同享受校本研究的幸福節日。
本屆學術節的主題為“培養有特長的學生”。確立這一主題的目的在于讓每位教師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從教育、教學和教研的角度,從提升專業素養、發展自身特長的高度展開深入的研討,進一步搞清“什么是特長?”“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特長?”“如何培養學生特長?”等問題,努力把“培養有特長的學生”成為學校的一個創建特色。
整個學術節內容豐富,高潮迭起,亮點多多。《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資深編輯、執行主編張矛先生來校作題為《做一個研究型教師》的學術講座;鹽城市內外近200名同行觀摩公開課;舉辦德育論壇、教學論壇;為學生作研究性學習選題指導等等,整個校園充滿濃厚的教科研氣氛,受到校內外專家以及師生們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