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鄒施凱:致力高質量發展,全力創建高品質示范高中
今天上午,在2018年新學期工作會議上,校長、黨委書記鄒施凱指出,東中要高舉做有文化東中人的旗幟,聚焦“質量、安全、滿意”的辦學目標,致力高質量發展、高效能管理、高品質創建,為爭創江蘇省首批高品質示范高中而奮斗。他強調,“高質量發展、高效能管理、高品質創建”為新學期三位一體全面發展的核心。會議傳達了全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宣布了市局對我校推進高中有效教學先進集體和個人的表彰決定。
在簡要回顧今年暑期夏令營的順利開展、幾大全國性競賽取得佳績、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全面到位后,鄒施凱明確要求,新學期東中要進一步強化內涵建設的規劃落實,進一步優化學生發展的機制建構,在高品質示范高中創建的新一輪競爭中,全體教職員工凝心聚力,鐵肩擔道,智慧前行。
從“三新”、“三精”、“三實”到今年提出的“三高”,是近四年來,東中闊步新征程的頂層設計和重要標識,它體現了東中發展不斷傳承與創新的邏輯必然和目標引領。對此,鄒施凱進行了深入闡述。
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立校之本,是生存線、生命線、人格尊嚴線。
鄒施凱指出,高考實力決定學校的發展態勢,過程中各個年級要不斷創立新的高度,壓力面前,容不得半點懈怠,成功是成功之母好辦,失敗是成功之母則被動難辦。人生在世,物質生活要知足,業務水平、精神生活要不滿足,班主任、任課老師,必須全力把自己的班科搞好。在社會、家長的全面關注下,更不得有半點閃失!只有這樣,每一個東中人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精神富足的人。在“標兵很遠,追兵很近”的背景下,我們要“苦揪”,弘揚特別能奉獻的操守。高三要高位立標,把組合內外的不平衡、不匹配調成常態、常規發展;高二要一個月起步、兩個月爬坡、三個月進入新常態;高一要超前分析、把握差異、突出針對性。我們要“實揪”,抓質量,沒有什么奇招、怪招、妙招,只有真招、實招,實是根本、實是基礎。我們要“準揪”,有研究才有精準、有精準才有提升。糾錯反思、質疑提長永遠是法寶,不能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
成功者各有各的不同。沒有一種成功模式是永存的,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恒的,“另起一行,我是第一”不僅是理念,也是方法論,只有在開拓實踐中才能形成自己的最佳路徑。
管理的有效聚焦是發展意識的折射,決定學校發展無限能量。
鄒施凱指出,規范意識、品牌意識、考核意識、領先意識、合力意識,作為我們管理思想的系統要件,互為生成,彼此促進,是一個融合的整體。強調規范意識,不僅是工作紀律規范、行為習慣規范、師德師風規范,根本在于強化“教學六認真”、“釘是釘,鉚是鉚”的精神。教學常規,常講常新。“有痕跡”的二次備課、手寫筆記是平淡中的真功夫,有布置有檢查、有批改有評講、有校正有補短是日常中的真效果。常規及專項督導始終要覆蓋教學六認真。強調品牌意識,務必以“兩課四建設”為核心,做到“課比天大、讓學引思,題為命脈、以題導學,問是關鍵、問而知之”。掛牌上課要發揚光大,集體備課要顯示個體的痕跡與群體的研究,用制度約束,讓備課組的執行力、研究力、凝聚力更強。并從制度層面優化組內命題,實施命題評價與獎勵,促進自命題專家庫建設。在資源建設中,嚴控資料,呼喚自編講義。放大云痕大數據閱卷系統功能,為集體備課的增效與講評的針對性提供支撐。強調考核意識,要嚴格貫徹市局高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打通“優秀直通”和“下限否決”的通道。做到分析到位倒人,質量考評觸及靈魂。班科看起點比進步,看付出比業績,看貢獻比獎效,動真碰硬。
領先一步,可以領先一個時代。在高考改革的新語境下,我們要前瞻研究、率先把握。不僅要謀劃新高一新方案的應對策略,更要加強高二、高三過渡全國卷,對題型與難度、內容與設問角度上的全面銜接,及時做好教學調整與師資培養。充分發揮“群”互通情況、交流反饋、化解矛盾、協調引領的作用,讓家校合力共推質量提升。
高質量、有品位、具潛質,是高品質示范高中創建的應有意涵。
內涵發展再創新境界,辦學業績再上新臺階,高考質量再攀新高度,是我們的不懈追求。鄒施凱指出,從93年省重點、2000年省四星到2019-2020年高品質,東中面臨113年來第三次騰飛,這是歷史的呼喚。新一輪高考改革,是新一輪競爭的起點,抓住機遇,內驅動力,自求壓力,爭創鹽城首批高品質示范高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邏輯必然,也是現實對我們的重大命題。
高質量意味著高考業績不斷攀升。新的學年,我們在本一率、高分段、尖子生等業績的終端上要再度刷新,過程中階段性大考要加大領先,學科競賽要多措并舉、多頭并進;有品位就是時刻敦促我們,強化做有文化東中人其五大特質文化的知行合一,涵養家校情懷、奉獻精神和拼博斗志,樹立起學生的高目標,高自律,高追求;具潛質即是要求我們在“發展力、課程力、勵志力”上堅定不移執行“另起一行,我是第一”體現適合教育的發展路徑,堅定不移推進“課比天大,教師第一”體現高效課堂的課改主張,堅定不移弘揚“勤能煮海,進可登天”體現立德樹人的勵志驅動。硬件建設中,突出校園建設品味,努力強化重點工程建設質量。師資建設中,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逐步抓實名特優新教師培養,解決教師職稱及崗位晉升問題。課程建設中,完善學校課程體系,不斷打造優質特色校本課程,尤其是省機器人課程基地等建設。
為加強學校干部隊伍建設,適應學校發展需要,會議對新時期干部調整競聘工作進行了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