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精品_黄色片无码_国产精品乱子伦xxxx裸_91精品国产一级毛片国语版_欧美色图综合色图

您現在的位置:東臺中學 >> 新聞中心>> 東中新聞>> 正文內容

北大教授在東中傳遞“高能信息”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18年10月01日 點擊數:

 

 

29日下午450時,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張飛舟、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孫建軍應邀在江蘇省東臺中學,就“新課標、新高考、新對策”、“高尖人才選拔與培養”主題,針對不同對象,同時舉行了別開生面的兩場交流活動。豐富的信息、犀利的觀點、中肯的指導,如醍醐灌頂,給師生傳導出強烈的選擇性思考。

 

 

市教育局局長王勁松極其重視北大教授到訪東中。活動期間,他與張飛舟、孫建軍教授就北大自主招生的精準對接、高尖人才的培養、學科競賽的開展以及如何通過初高中招生的創新實踐,讓人才培養更加凸顯梯度、普適,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結合江蘇高考08模式的分析,北大招生在江蘇的實際情形以及與其他省市的多維比較,鑒于江蘇高考新方案的核心取向,北大江蘇招生組組長張飛舟教授與東中師生敞開心扉,分享了他的“真知灼見”。

“北大需要什么樣的人,你要讓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北大每年在江蘇計劃招生平均55人,“裸分”考取北大,實在艱辛。在高手如林的江蘇,考上北大猶如“撞大運”。但實際情況是,北大每年在江蘇的招生規模多達164人。這多出來的生源得益于自主招生的加分,同樣是硬實力的體現。自招中,北大對理科生選修學科定位于物化,對文科生明確在史政。江蘇考生每年通過優秀中學生體驗營平臺,獲得“北大博雅計劃”A+的同學有25人,加上獲AB的考生共有130左右,A+的能得到30分的加分。如果沒有數理化等競賽等級(國一、省一)的同學,很難進入博雅計劃。可以說這類競賽成績是進入博雅計劃的重要密碼。除此而外,北大的“暑期學堂”對于江蘇考生來說,具有較強適切和優勢。凡通過暑期學堂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考生,高考結束后參加北大的語數外三門筆試,便有機會被錄取。這一項目也分文理科,涉及10大類專業。事實上,985211等高校對以上選修科目的考生都十分青睞。

“進入新時代,我感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又回來了。”張飛舟認為,無論從國家、社會、民族進步的立場出發,還是從個人發展的觀點考量,縱觀江蘇高考大趨勢,“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沒錯。北大也好、985也好,諸多名校都十分重視學生數理化的學科底子。這不僅關乎現在的起步,更關乎你將來10年、20年是否還能跑得動、走多遠。“滴滴”打車不是賺的現在錢,而是將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效益。貴校強調做有文化的東中人,核心就是擔當與責任、為國家和民族作貢獻。在座都是千禧年后的新生代。而新時代的強國夢,離不開科技的進步。20年前,某種意義上我們是把人培養成機器。而現在,我們要把機器塑造成人。人臉識別、物聯網經濟等領域,我們已走在世界的前沿,但基礎科學還有很多弱點,這是我們面臨的發展中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學好數理化,學不好數理化就是自廢武功,就會被別人拉大差距。“數、理、化、生、信”這五大學科的競賽,一定要全力參與。

“學生如何思考、老師如何引導,目的都是為了將來人生的幸福。”智能的基礎是知識,智能的技術是思考、創新。貯備好知識的同時,我們必須培植科學的批判精神。各學科的核心素養,需要老師循循善誘,科學引導立序。高一學生的發展要面向未來10年、20年。我們對國家所作貢獻的不同,社會對你的反饋或回報就不同。要把個人的能力、水平上升到責任、義務的高度去衡量。做到有志者“立長志”,切不可朝秦暮楚“常立志”。北大是中國的最高學府,創建于1898年。是新文化的發源地、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更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最早傳播者。一大批國家棟梁都是這樣初心不改,無問西東,建功立業,實現抱負的,所謂“相隨心生”。高一階段在選擇6門學科時,就要不忘初心,想好自己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才,洞悉國家產業政策對專業發展的趨勢性要求,同時對標北大等名校需要什么樣的人。作為老師,我們對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精準銜接,要有前瞻思考。

“偉大的人生,只與選擇有關,與天賦、財富無關。”人生說到底,就是一系列的選擇。貴校“另起一行,我是第一”的理念充滿辯證選擇的思維。張飛舟勉勵同學們,選擇東中,意味著你擁有一個好的成長平臺。未來3年、5年或20年如何發展,與你這兩年在東中的選擇,另起一行、更加有效的學習,有著最為直接的關聯。一旦做出選擇、確定目標,就要矢志不渝,唯有堅守才能成就偉大,才能進入高質量的人脈圈。當我們將來面臨諸多選擇時,都會因此而得到不斷延展,有所獲益,變得從容。老師們在這方面要多給予指導,對不同學生要有不同的方法及時跟進,對不同學生的發展方向,做出適合的個性化設計,因材施教。

 

 

同樣是因為選擇,北大鹽城招生組負責人孫建軍教授與高三的12名同學就高尖人才選拔與培養的話題進行了互動交流。孫建軍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北大博雅計劃”的方案指向、面試要求、加分力度以及文理科分科考試的科目設定與要求,點對點回答了部分同學相關問題。

校長、黨委書記鄒施凱非常感謝北大教授的報告與指導。他表示,今天的活動立意高遠,思想深刻,針對性強。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的全方位解讀,人才培養路徑的高精準定位,給我們以極大啟示。從北大招生、將來國家招生模式看,數理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五大學科的競賽應落實到位。學習不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情,但是“勤能煮海,進可登天”。高一的每一位同學都應立志北大、985等名校的夢想,不忘初心,永遠牢記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學校中層以上干部、高一年級全體教師和高一年級部分學生在三樓多功能聽取了張飛舟教授現場報告,現場對高一年級各班進行了直播。高三年級12位有志報考北大的同學在學校第一會議室參加了與孫建軍教授的對話交流。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