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桃育李建奇功,情系教育永攀峰,待到期頤再祝賀,歡聲笑語滿東中------愿作一顆螺絲釘,聽候東中隨時用!”這種體格的詩,你聽過嗎?細心的你不禁慨嘆,臨近期頤之年,還愿作一顆螺絲釘,這是一種怎樣的東中情懷?
告訴你,這首即興賦詩,出自近80歲高齡的東中老領導袁寶寧先生,他表達的是東中文化精神的一種堅守,這種不服老的“70后”精神,點亮了2016年江蘇省東臺中學重陽節茶話會主題。
茶話會上,校長、黨委書記鄒施凱專門為今年過70、80、90歲整生日的共14位老領導、老同志發放了慶生賀禮,工會向每一位“回家”老領導、老同志遞上了慰問金和精美禮品,表達學校對他們的祝福與敬意。
今年的重陽節茶話會,有著特殊的背景,它是在學校取得高考新的輝煌業績下召開的。作為老領導、老教育工作者,他們對母校搬遷城東校區,面臨各種不利因素的情況下,高考和小高考等質量指標不降反升,令社會矚目,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一話題成為茶話會的焦點。當然,他們也很想知道個中原因,獲得“劇透”。
茶話會正式開始后,鄒施凱作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今天的茶話會一是祝壽;二是看望;三是匯報;四是請求。我謹代表學校黨委、校長室向過整生日的同志表示熱烈祝賀,祝老領導、老同志像學校的高考質量不斷攀升一樣,天增歲月人增壽,不斷成為新的“70后、80后、90后,00后”。重陽時節,看到你們如此健康,這是大東中的幸福;重返母校,你們感受到一年來學校的可喜變化,能增加幸福指數則是我們的最大愿望。
回顧學校今年小高考、高考所取得的讓全體東中人揚眉吐氣的成績,鄒施凱指出,一是歸功于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對東中的高度重視。搬遷到城東校區后,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學校發展。一年多時間內,現任市委書記陳衛紅四次調研東中,這在東中歷史上是罕見的。上級領導在學校硬件建設、師資充實、人才引進等領域的保障程度和推進力度,對質量提升產生了強大的催化作用。二是得益于一代代東中人積淀的優良傳統。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傳統,是東中人110年來形成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飲水思源,得益于在座的老領導、老同志等一代代東中人為學校奠定的堅實基礎,是東中的精神傳承衍生出這樣的成績。三是顯效于面上的激勵和點上的聚焦。“磊達、東強、頤高”三大獎學金的設立,對學生比學趕幫超的勵志培養、對優質生源的吸引特別顯著。年級層面實施過程性獎勵,特別強調關鍵時間節點的刺激,以“勤能煮海、進可登天”為校訓,把高三師生的“亮劍”狀態調整到極致等等,有效促進了面上質量的提升;點上主要是強化“兩課四建設”、關注“四生”發展、實施考核評判到魂,加大對學校、年級的管理校正來尋求質量的增長點。
談到今后發展,鄒施凱表示,學校將狠抓貫徹落實市委市局提出的用1至2年的時間把本二以上達線率提升到90%的要求,讓“進了東中門,跨進本二門”成為現實。為此,他請求老領導、老同志在關注自己身心健康的同時,對學校的工作給予更多的關心支持,多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和高位發展出謀劃策。
最后,鄒施凱再次祝愿老領導、老同志身體健康,合家幸福。希望明年看到大家時更精神、更抖擻、更健康!
會上,大家暢所欲言。王元琪、沈云、袁寶寧、陳志生等老領導,武克家、卞牛等資深老教師發言,他們高度贊揚了學校新領導班子出色的管理才干與執著的敬業情懷,對全校師生“勤能煮海、進可登天”的拼搏精神和“另起一行,我是第一”的壯志豪情十分欽佩,對教學一線涌現出的感人事跡,教師的忘我付出表示深深的敬意。大家紛紛祝愿東中傳統永續,東中精神永在,東中的未來更加輝煌!誠如袁老先生在詩中所吟:展望今后我東中,繼續騰飛向前沖!
茶話會由副校長謝謙云主持,副校長楊曉翔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