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對經濟薄弱村幫扶工作的實施意見,扎實開展好新一輪掛鉤幫扶, 官樓村位于東臺鎮東南角,地理位置偏僻。下轄19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4500多人,總面積1萬多畝,耕地面積700多畝。在惠農政策扶持下,該村農業生產和經濟作物種植收入比較穩定,廣大村民不甘守窮,勤勞致富。一部分村民外出務工,想方設法增加收入,不斷改善自家的物質生活條件。 調研中,村書記介紹了官樓村三年發展規劃,重點提出道橋建設與改造、環境整治和植樹造林等遇到的資金缺口等問題。全村因基礎設施薄弱、產業投入短缺,長年收入不足。每年的群眾上繳、一事一例的籌資加上6萬元的土地流轉收入,與鎮政府計劃投入無法形成有效配套。由此導致了全村發展的嚴重滯后,進一步拉大了與周邊頭灶、南沈灶等鎮村的距離。 要致富,先修路。調研中,幫扶工作組認為,改造官樓村薄弱現狀,必須解決好道路交通建設,只有這樣,才能讓生產要素流動起來,才能再通過項目引進發展經濟,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此,我們將把調研情況向學校認真匯報,做到精準施策、精準推進、精準落實,力爭為官樓村的發展助上一臂之力。